培养幸福完整的人
{置顶本公众号][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培养幸福完整的人
——审美人生教育的的实践探索
陈铁梅|海门市东洲国际学校校长
《教育 读写生活》2016第7期
在2014年新教育年会上,朱永新老师积极倡导新艺术教育,提出“艺术教育成人之美”,这一重要理论主张,并强调:艺术教育及其课程是“智力、认知和构思能力的重要唤醒者”。这一重要理论主张,为当下艺术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作为艺术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美术教育,同样需要朝向“成人之美”。质言之,决定了艺术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美术教育的对人的培养方向,不应已经不再囿于技术、知识、素养,而是幸福完整的人生。也就是说,学生通过美术学习,获得知识技能,感悟生活,提升素养,拓宽胸襟,涵养人格,升华人生境界,成长为人格健全、生命充实——幸福完整的人。我将其之确立为一种教学主张,即“审美人生教育”,以此用实践行动诠释和践行新艺术教育理论。
一、朝向美好,培育“审美人”,确立美术教育的目标定位
光明磊落,心灵敞亮,善良悲悯,身体康健,朝向生命美好,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审美人”特有的精神纹理,生长在他的灵魂深处,并随着时间延续再生长,继而成为他的行为模板。这种精神纹理,有着多重维度:
1.对美善有敏锐的觉察。“审美人”在与美相遇时,会瞬间被美“击中”,调用知觉、感受、理解、想象等审美认知系统,激活情感的、审美的、道德的、幽默的等诸多心理能力,敏锐“嗅出”蕴含其中的宁静、灵动、纯粹、和谐、美好,继而与善良、尊重、关怀等心理品质相容相契,直达精神忘我。“审美人”拥有为美而感动的能力。
2.对物象有独特的解读。世界博大奇妙,纷繁复杂,“审美人”能在平凡中发现它的美好,在表象中觉察它的独特,在寻常中解读出它的精妙。一轮清月,李清照会发出“淡云来往月疏疏”的审美感悟,苏轼会有“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的审美理解,而俄罗斯画家克拉姆斯柯依则有《月夜》的审美创造。这,超越了器物功用,也超越了功利欲念。
3.对生活有诗意的追求。即使生活日复一日,“审美人”也能跳出现实和逻辑的羁绊,寻找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丰满。他懂得聆听大自然的天籁之音,懂得欣赏艺术的趣味和灵动,懂得珍惜千年文明精髓,懂得着衣打扮、居室格调与人的角色素养的和谐,像林徽因那般“携一颗从容淡泊的心,走过山重水复的流年,笑看风尘起落的人间”(白落梅)。“审美人”,让日子有意义,让生活有诗意。
4.对生命有由衷的敬畏。“审美人”知道生命是天地宇宙最伟大、最奇妙的造化,所以他会认真地活着。同时,他会珍惜与另一个生命的相遇,他懂得尊重这个生命的独特存在,并用生命静静聆听另一个生命。他知道,世界之所以美好,是因为有生命的相互依偎、相互取暖。悲悯,是他的信仰。
生命独特,“审美人”的精神维度的长度或者厚度一定不相同,但他会尊重生命的个体性、独立性,并努力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会生活的人,一个幸福完整的人。“让生活幸福完整,本身是一种生活的艺术;让生命价值永恒,本身是一种存在的艺术。实现二者,也就是实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确如朱永新老师所言,培养幸福完整的人,应当是所有教育者的行为圭臬。
二、聚焦素养,关注“能量源”,实现美术教学的价值超越
美术的教与学,之所以能够使人幸福完整,其重要原因就是它能带给人以审美的精神境界。也就是通过聚焦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新能力、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的培育,将美术学科知识与技能化作成审美“能量源”,将人带入一种无功利的、心灵自由驰骋的状态,继而在幸福和陶醉中,启迪智慧,修炼品格。
1.发展审美感知。美术教学是学生审美感知发展不可或缺的催化剂,能在感觉、对比、鉴别事物本质的过程中发展视知觉系统,引导学生通过对物象的观察,感知它的造型美、色彩美、细节美,挖掘它的秩序美、均衡美、节奏美,表现它的变化美、力度美、稚拙美,继而归纳美的规律和法则,并保存为内心的领悟,甚至成为一种审美标准,在将来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按照这一审美标准去生活,懂得什么是美的,为什么是美的。
2.提升审美理解。“美是一个独立的语言的宇宙”(恩斯特·卡西尔),所以审美理解有别于以概念和推理为基础的理性理解,它充满了感性色彩。例如当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以沉重的悲剧气息席卷而来时,学生在“真恐怖”这一印象中完成了审美理解的第一层,即对审美对象的直觉认识。“画了什么故事?”学生们的追问走向了第二层,即从感性认知到理性分析。“为什么要用我们看不懂的立体主义来表现?”这一需要审美结构支撑的问题,完成了第三层的超越,即真正意义上的审美理解——由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知,再转化为感性的审美愉悦及审美判断,完成了从“入画”到“出画”的审美历程。
3.影响审美情趣。审美情趣是审美主体的生活环境、心理结构、社会交往、文化教养、时代背景等多方面因素糅合的结果,具有强烈的个人意志色彩。美术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完善审美认知系统,在别人都到得到美的地方看到美,更在别人看不到美的地方感知到美,理解“境由心生”,化生积极的审美态度。当学生们感觉到美的时候,便满足了一种生理“需要”,那就是快乐。幸福,也因此而来。
4.引发审美创造。“人天生就有一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赞可夫),但随心智成长有意无意追求表达主观,再加上教育的错向引导,大部分人的美术创造力受阻。美术教学就是帮助学生引发想象力,引爆创造力,并能调用自如,让学习、工作、生活充满惊喜和愉悦。
5.培育审美情操。鲁迅认为:“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蔡元培甚至一再呼吁“以美育代宗教”来匡正人心。在读图时代,美术教学借助可视性资源优势以美育人,面对惠斯勒的《母亲》,学生收获母爱这一人类感情中最真挚、朴实、永恒的情感;面对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就是在面对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就是在收获对忠诚的敬仰,对背叛的鞭挞……通过美术学习,学生可以获得一代代人对美的褒扬和对恶的评判的经验,然后内化至灵魂深处,从而完善价值判断,剔除出人性中的丑陋,使生命完满而充实,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6.实现审美人生。朱光潜用“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诠释美之于不同的人的审美情操,第一种是功利欲念,第二种是器物功用,第三种是超越了前两种以审美为目的的人生情怀。教育,不排除也不能排除前两种态度,因为是人,总有合理的欲望,高不可攀如神人或者圣人,或都是不切实际的天方夜谭。但我们丝毫不能放弃第三种态度,并当将之作为教育的终极追求,去引导、培育学生的卓越人格,帮助他们追求丰富而充实的精神生活,过一种幸福完整的人生——审美人生。
三、唤醒美感,建设“课程群”,进行美术课程的研发重构
研发并重构课程,建设基于国家课程基础上的课程群,使之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的逻辑起点逻辑点,学生学习的生发点,评价指向的依托点,正如新艺术教育所强调的那样,让美术成为学生看待世界的“第三只眼”和开启世界的第二把钥匙,是审美人生教育的目标工作朝向之重。
1.课程结构重构。培育懂得欣赏美、创造美、感受美、创造美的学生,必须通过课程找到美的形态与学生心智成长之间的关系,解决与学生渴求美之间的“供需矛盾”问题,让拓宽了的美术课程,为学生的天赋异禀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和发挥的空间。所以在以管理为切入口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模式基础上,放眼教育目标,进行课程结构调整重组。
一是基础课程。以国家课程为主,既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书法等传统课程,更囊括摄影、影视、动漫、环境、3D绘画等新兴视觉艺术门类和形式,既夯实审美基础,又拓宽审美视野;既实现美术技能与现代科技的勾连,又实现学习兴趣激发与审美感知能力的融合。
二是拓展课程。即在国家课程基础上的拓展和延伸课程。其方向分别为:美术语言,表现方式,审美形式,文化情境,综合表达等,构建丰富又有趣的美术教学内容,在充满审美意蕴的美术学习中,帮助学生获得观察、理解、创造美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三是特色课程。这是自主开发、服务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课程。例如“百幅名画鉴赏课程”,通过欣赏评述、创意性临摹等多种手段进行赏析,“唤醒”学生的眼睛,帮助学生开发想象,发现自我世界,提升美术素养,追求丰富而充实的精神生活。
2.课程资源重构。一是教学方式重构,注重不同学科的融合以及与其它学科的贯通;二是教学内容重构,关注信息多样化,拓展视野倡导从当时、当地、当人出发的高度个性化;三是教学环境重构,充分发掘学生生活经验,利用社会社区文化资源,延伸和拓展美术课堂。四是课程类别重构,研发跨学科类、中西文化比较类、乡情类、中外历史名人名作类等课程,帮助学生建立美术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从而形成对美术文化的整体性认知。
3.课程形式重构。“互联网+”时代的开启,“云平台”“大数据”等概念为美术教学的课程形式带来了N种可能性。一是微课程介入,根据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课程需求,研发110部“百幅名画赏析”微课,实现学生自学、发现、赏析的无缝对接;二是选修课程同步,通过社团满足不同个性学生成长需求,让“美好心育”等课程以不同形式的“艺术之眼”帮助学生对世界进行不同侧面的审美;三是技术经验支撑,美术表现以最大限度再现客观世界,又最大限度地表现主观世界的优势,帮助学生通过对美术技能技法的练习,去感受和体验,让整个心灵世界获得涤荡震荡,助长自然天性的萌发,感知真善美,领悟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研发重构的课程呈现出一种有生命、有温度、有色彩的价值样态,师生艺术才情激扬迸发,生命在场。
四、以美育人,营造“生命场”,致力美术课堂的范式洗练
构筑理想课堂,追求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是审美人生教育课堂的价值基础理答和理论支撑。
1.架构教学模式。美术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寻美、求美、立美,获得人生教育和智慧启迪的过程。因此通过架构“宽度·密度·向度”为基本特征的教学模式,以实施有效的且有意味的美术教学。
(1)宽度。包括:第一,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多学科综合,拓宽学生的审美视域。第二,在工具选用上注重媒体、材料的多重结合,帮助学生提高表现美的技能。第三,在课堂组织上加强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引导学生感知不同场域下审美客体带来的不同感受,加强感知美的能力。第四,在评价机制上采用偏重学生美术学习过程记录的质性评价表“美术课笺”和“师生信笺”。这是立足于新教育理想课堂三重对话层面上的评价机制,既“人与知识(世界、文本)的对话”——学生美术技能的理解与表达;“人与他者(教师、学生、其他读者)的对话”——教师和同伴对其作品的美感特征的针对性描述;“人与自己的对话(反思性的)”——对自己学习态度、思维品质等自我成长性的反思,由此“实现人的复活——师生生命的复活。”(朱永新)
(2)密度。包括信息的密度和思维的密度,两者相互呼应,帮助学生站在历史和人文的高度看待美术。教学中注意二点,一是密度必须疏密得当。二是密度节奏要与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呈正比。
(3)向度。在这里指的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取势,指向教育目标和价值。第一,超越技术层面。通过具体的美术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视知觉水平,帮助学生丰富形象思维,体验和创造性地表现生活美,逐渐养成自觉认识美、热心追求美的习惯,拥有唤醒心中“缪斯”的技术、方法和能力。第二,守护学生天性。坚守学生立场,通过创意性临摹、情景写生等趣味性美术活动,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有意识地创造审美意象。第三,催发道德情感。通过具体的美术活动,学生能在自然、生活、艺术各个层面感知美的存在,获得审美准则,升华审美情趣,提高道德修养,为走向真善美提供丰厚的营养基。第四,提升生命质量。在美术活动中,帮助学生时刻感受美带来的愉悦,达成感官与精神的统一,体验超越个体生命有限存在的快乐和自由。
宽度、密度、向度,三者紧密关联,并且视具体学习领域而作优势组合,充分体现美术教育教学应有的价值,以美育人,以美养德,以美启智。
2.建立教学基本环节。(1)设境引导,确立目标。(2)名作启迪、专题引导。(3)双基导学、尝试表达。(4)发散启智、创造表现。(5)个性展示、完善自我。为了教学更有针对性,根据美术四个课程领域的不同特点进行结构变通。“欣赏·评述”细化为:作品呈现、审美直觉、文化解析(艺术通感、历史地理、科技自然、生活社会)、比较梳理(中西横向比较、历史纵向比较)、观点评述。“造型·表现”细化为:观察、思考、认识、表现、评价;“设计·应用”细化为:分析设计对象的应用功能、构思设计草图、选择制作材料、动手制作、整理、评价;“综合·探索”细化为:呈现或发现问题、提供或搜集参考资料、思考、讨论问题、寻找解决方法、选定方法付诸实施。
3.设置美术教学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的美术活动。与学校文化建设同步开展“视点聚焦”图文创意系列活动,“校徽设计擂台赛”“校服设计招标赛”“跟爸妈上班去”“漫画家乡环境”“漫画雾霾”……这是一个独特的学习过程——经历学习,学生在生活中经历着知识形成的过程,经历着挖掘并体验知识内在的伟大魅力的过程。学以致用中,学生学会了肯定自我,尊重他人,关注社会,独特的学校美育文化由此形成。
“从浪漫到精确到综合,‘审美人生教育’将美术教学上升到了一个崇高的境界,将生命体验与境界融为一体。”许新海博士如是评价,成尚荣先生则认为审美人生教育“有着崇高的立意,寻找到了美术教育之魂。”我深知,审美人生教育,是给学生的当下和将来提供一种方向、一种选择、一种可能、一种朝向,是给予学生与心灵“负数”相博弈的一股力量,是照亮学生精神世界的一抹阳光,是师生生命相互成全的一种成人之美!
(文章转自新教育研究院《教育 读写生活》2016第7期,经授权转发)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新教育实验]
......
守望新教育微信号:swxjy_cdq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